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知识点
知识点
解题模型
全新上线“学科素养”、“命题特征”筛选试题功能
我知道了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国几千年来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殷切期望。从孔子“因材施教”、孟母三迁的故事到今天的“虎妈”“狼爸”,人们对教育子女成才的方法与认识常常有所不同。

    材料二:亲爱的孩子:你并非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但你很少向人表达谢意。朋友对我们的帮助、照应与爱护,不必一定要报以物质,而往往只需写几封亲切的信,使他们感到快乐和温暖……沉默很容易招人误会,以为我们冷漠忘恩。你很懂这些做人之道,但却不能以此来改掉懒惰的坏习惯。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但人的惰性与偏向一定要受道德和规矩的约束。

    1. (1) 请认真观察两幅图,“虎妈”“狼爸”教育子女的共同点是
    2. (2) 读了材料二,你觉得傅雷对孩子的教育有怎样的特点?
    3. (3) 你的父母是怎样教育你的? 你对他们的教育方法满意吗? 请你说一说。
  • 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下面是某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的相关报道。

    据调查,荣获“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有些孩子的付出甚至远远超过了成人。当我们被少年们的孝心感动时,再回过头来看身边的孩子,他们是否感激父母的关爱? 是否懂得帮父母分忧? 对父母的态度是否友善……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若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孝子,就赶快从孩子幼年抓起,对他进行孝心教育吧!

    【材料二】小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调查表

    项目

    为父母

    过生日

    主动做

    家务

    不跟父

    母顶嘴

    与父母

    谈心

    等父母

    吃饭

    给父母端

    茶送水等

    经常

    30%

    10%

    9%

    20%

    25%

    10%

    偶尔

    60%

    60%

    75%

    25%

    20%

    10%

    从不

    10%

    30%

    16%

    55%

    55%

    80%

    【材料三】某市对多所学校的小学生进行有关“孝心”的校园调查显示,九成学生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就是孝敬父母”。负责调查的教师称,孩子对考个好成绩就是孝心的理解,反映出目前小学生对孝心理解和执行有偏差,中国传统孝道述失在考分红榜之下。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孩子吃完饭,将碗筷往桌上一扔便匆匆离席,从不帮忙收拾饭桌;孩子身体稍有不适,父母便急前忙后,父母生病,孩子却抱怨爸妈不能像往常一样照顾自己。现在有些孩子,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只享受被爱,不知要担负责任。

    1. (1) 荣获“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孩子拥有许多共同点,下列哪项不属于他们的特点(    )。
    2. (2) 阅读【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以上三则材料要传递的主题是(     )。
    4. (4) 你赞成“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就是孝敬父母”这一观点吗?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经历说明理由。
  • 1. 现代文阅读。                             

    该不该让家长陪读

    【编者】 陪读,顾名思义就是陪同孩子读书,广义上指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的生活与学习,狭义上指孩子放学后家长在旁辅助指导孩子做作业。有的家长在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有的则跨学区买房陪读,还有的甚至漂洋过海去陪读。那么,该不该让家长陪读呢?

    【李同学(河南)】首先,很多陪读家长甚至连盛饭、洗袜子、挤牙膏这样的小事都代劳,如此陪读只会导致孩子“高分低能”。其次,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每次遇到困难,家长都在身边给予帮助,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依赖心理,这些困难对于孩子来讲就失去了助其成长的意义。近年来社会上热议的“啃老族”,不就是被父母一路“包办”成长的“精神矮子”吗? 况且家长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家长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成绩,无疑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他们把孩子当作全部,放弃了事业和追求,就无法“言传身教”了。当然,不少家长陪读也是出于无奈。但问题是,今天在重重保护下长大的我们,未来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吗? 因此,应该让孩子大胆迈出自己的脚步,在泥泞与荆棘中收获真正的人生教益。

    【张同学(浙江)】家长陪读的重点应放在“读”,而不应仅仅放在“陪”。要“读”懂孩子,摆正自己“陪”的位置。我的父母陪读就很讲究方法。我到家后,他们不光嘘寒问暖,还留出时间让我给他们讲述一天的情况,等我自己作出评价后,他们才会说出他们的见解。遇到双休日,不是他们“伺候”我,而是我孝敬他们。这样我们之间有了更多的情感交流,就像并肩作战的战友。所以,家长陪读时要相信、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不要只约束、管教孩子。这样,不仅孩子成长得快,家长也会“成长”。

    【李女士(上海)】我已陪读了两年,孩子上三年级后,我就选择辞职陪读。每天的工作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准备一日三餐,包办所有生活小事,做好一切后勤保障。我怕孩子学习不自觉,每晚都坐他身边陪读。此外,还要督促他复习。可最近孩子一回家就关房门,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1. (1) 编者选取这两位同学的发言,其意图最有可能是(   )。
    2. (2) 下列关于“陪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
    3. (3) 浙江的张同学对父母陪读的观点是(    )。
    4. (4) 李女士在陪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请结合两位同学的发言作出分析。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面对一如既往的问题,他这次应付起来却显得非常吃力。 B . 虽然这段时间疫情比较严重,但我们对于战胜疫情满怀信心 C . 气温刚刚有所回升,郊外田野中的油菜花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 D . 获得了一点儿成绩,我们不能得意扬扬地到处炫耀,而是要更加虚心地学习。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 B . 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一个教训 C . 你要认真总结教训才对。 D . 我撒了谎,爸爸狠狠教训了我一通。
  • 1. 请用“√”选出正确的汉字或拼音。

    1. (1) 这篇文章你把它(详  祥)细地(誊  誉)写清楚,对你的写作一定会有帮助的。
    2. (2) 家长应该明白,一味地表扬和鼓(励  厉)是有可能把孩子引入(qí qǐ)途的。
    3. (3) 很多名著都会有不同的(版  板)本,我们要(jǐn jǐng)慎选择。
  • 1.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 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 (1)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中,“幸运”指的是(   )。
    2. (2) “母亲的力量”实际上指生活中遇到的;“警告的力量”实际上指生活中遇到的
    3. (3) 联系生活实际,具体说说文中这两种表达爱的方式哪一种对你的影响最大。
  •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本文讲的是“我”童年时期,母亲和父亲给予了“”和“”两种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在“我”的成长中产生了,“我”从评价中感悟到
    2. (2) 在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精彩极了”是一种(       )的爱、

      的爱;“糟糕透了”是一种的爱、的爱。这两个极端的断言共同的出发点都是。  

  • 1.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2. (2) 删掉句中的“七点”“七点一刻”好不好? 为什么?
  • 1. 品读句子,试着用一个词概括出“我”当时的心情。
    1. (1) 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2. (2)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3. (3) 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