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知识点
解题模型
全新上线“学科素养”、“命题特征”筛选试题功能
我知道了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5七下·义乌月考)  我们平时吃的面包的口感都是很松软的,而且里面还有很多小洞,那么这些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呢?噢!原来是酵母菌做的好事!那么酵母菌在什么温度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为此,某兴趣小组搜集到了以下材料,并进行如下较为简陋的实验方案设计:

    材料:大小相同的烧杯、刀、刻度尺、温度计、面粉、干酵母、热奶器、清水、冰箱、自动酸奶机、标签纸。

    实验方案:

    ①取干酵母少许,与面粉、适量清水充分混合并揉成面团,然后把面团切成等量的4小块。

    ②将4小块面团分别放在4个烧杯中,记录好面团在烧杯内所占的体积(一格为20mL),然后盖上盖,分别贴上。“1号”、“2号”、“3号”、“4号”的标签。

    ③为了容易方更控制温度,将1号、2号、3号、4号烧杯分别放在冰箱(设置到5℃)、室温(25℃)、自动酸奶机(设置到45℃)和热奶器(设置到65℃)中。

    ④经3-4小时后,观察面团的变化,记录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通过反映酵母菌对面粉的发酵效果。
    2. (2) 根据图1和图2,兴趣小组得出结论:酵母菌在℃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
    3. (3)  一位组员发现,“4号”烧杯中面团表面有一层浅黄的硬面(未发酵),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
    4. (4) 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认为上述实验存在不足之处一无法确定发酵的最适温度。请你帮助该兴趣小组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方案
  • 1. (2025八下·永康月考)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是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下列有关图①②③所示的三种原子结构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汤姆生认为图①模型中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面包内,电子像葡萄干镶嵌其中 B . 如图②模型玻尔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绕核运动 C . 卢瑟福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且体积很小的原子核运动的图③模型 D . 依据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①②③
  • 1. (2025九上·鄞州月考) 将12.8克由和Fe组成的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滤出固体。干燥后称得5.2克。求原混合物中和Fe各为多少克?
  • 1. (2025九上·绍兴竞赛)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依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测定水的组成。小组同学一起对此展开探究.

    【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集气瓶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装置C中氢气具有性(填“还原”或“氧化”);

    【实验探究】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验测得:

    ①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

    ②装置D 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而由水的化学式计算得出 H、O元素的质量比为1:8。

    【分析交流】假设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已预先排尽,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 针对上述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应在D装置后,再连接一个盛碱石灰的干燥管,增加该装置的作用是小组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结果。

  • 1. (2025九上·临海期末)  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图甲所示

    1. (1)  人类使用的金属材料中,铜先被冶炼出来。请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其主要原因:
    2. (2)  图乙是某项目化小组设计的制取氢气并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图。

      ①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写出一点即可)

      ②实验中氢气的作用有。  (写出两点)

  • 1. (2025九上·浙江月考) 如图为一种以铁粉、硫酸亚铁溶液为原料制取氧化铁黑 (Fe3O4)的原理,已知:若氧气过量,产品会逐渐转变为Fe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转化过程仅涉及铁、氧元素化合价变化 B . 理论上,每生成23.2gFe3O4 需补充3.2g 的氧气 C . 理论上,反应I 中每生成45.6g FeSO4需要100g9.8%的稀硫酸 D . 若转化Ⅱ中参与反应的氧气过量,则最终所得的固体氧元素质量分数偏大
  • 1. (2025九上·绍兴竞赛)  向质量均为m的两种不同金属a和b 中分别滴加50g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滴加50g稀硫酸后的溶液质量关系ma>mb B . 滴加50g稀硫酸后溶液中均含有两种溶质 C . 若金属a是铁,则金属b可能是锌 D . 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均排在H前面
  • 1. (2025九上·金华月考)  已经紫色石蕊在 PH=5.0~8.0之间为紫色,结合下表中所列物质的pH判断,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不变色、变红的是 ( )

    物质

    酱油

    厕所清洁剂

    血浆

    牙膏

    稀橘汁

    蒸馏水

    肥皂水

    食盐水

    草木灰水

    柠檬汁

    pH

    4.8

    1.7

    7.4

    8.2

    5.2

    7.0

    9.2

    7.0

    10.6

    2.5

    A . 稀橘汁、食盐水、草木灰水 B . 牙膏、蒸馏水、肥皂水 C . 草木灰、蒸馏水、稀橘汁 D . 肥皂水、食盐水、厕所清洁剂
  • 1. (2025七下·温岭期末)  人们对原子内部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同样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结果。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并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科学小组用模拟实验来理解卢瑟福的实验过程。

    用废弃的粉笔头模拟α粒子,用栓有小球的纸箱模拟金箔(如图甲所示),纸箱的框为40cm×40cm,小科站在纸箱正方前方,朝着框内随机投掷100个粉笔头,记录击中小球的次数,通过“各小球的横截面之和=纸箱框内面积×击中率”,推算小球的半径r

    1. (1) 如图乙所示,是根据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现象绘制出的示意图,其中轨迹(填序号)绘制错误。
    2. (2) α粒子是氦原子的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则α粒子所带的电荷情况为
    3. (3) 模拟被反弹的α粒子的比例推算小球大小,理解原子核体积占不小,小科共投掷出多个粉笔头,击中率为10%。请推算出每个小球的半径rcm。(请用带π的式子表示,圆的面积公式为πr2
    4. (4) 部分大质量恒心经历超新星爆炸时,恒星原子中的所有电子会被压缩到原子核中,与质子结合后形成中子,恒星演变成密度为10亿吨/厘米3左右的中子星,请结合卢瑟福原子模型和密度公式,解释中子星密度超大的原因
  • 1. (2025七下·温岭期末)  如图是马铃薯两种繁育方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繁殖方式②是繁殖。
    2. (2) 图中的a是器官(填植物器官类别的名称)。
    3. (3) 马铃薯是植物(选填“被子”、“裸子”)。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