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知识点
解题模型
全新上线“学科素养”、“命题特征”筛选试题功能
我知道了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6九上·深圳开学考)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1) “在艰苦环境里磨炼,能够增强人与自然搏斗的毅力。”这句话中“在艰苦环境里”作状语。
    2. (2)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地奔流着。”这句话的主干是:潮水奔流。
    3. (3) 《〈礼记〉二则》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刘向编纂的。
  • 1. (2026九上·深圳开学考) 给加点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 (1) 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wǎng。(《灯笼》)
    2. (2)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chěng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壶口瀑布》)
    3. (3) 它没有婆suō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白杨礼赞》)
    4. (4)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ān精竭虑,青丝变白发。(《一着惊海天》)
    5. (5) 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默。(《大雁归来》)
    6. (6)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liáo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飞天”凌空》)
    7. (7)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      红的轻云。(《藤野先生》)
    8. (8) 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       动物的化石。(《恐龙无处不在》)
  • 1. (2026九上·深圳开学考) 下列关于《简·爱》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简·爱在学校失手打碎了石板,被惩罚站在凳子上,当众受到羞辱,是谭波儿小姐的微笑给了简·爱力量。 B . 里德太太发现简·爱躲在窗台边看书,怒骂她未经许可偷拿家里的书,毒打了她一顿,把她关进无人居住的红房子。 C . 简·爱的舅妈曾违心答应丈夫收养简·爱,临死前也不愿告诉简·爱她还有亲属在世的真相。 D . 简·爱最终把两万英镑的遗产与她的表哥和两个表姐平均分了,每人获五千英镑。
  • 1. (2026九上·湖南开学考) 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自己的外貌、成绩、处事能力等感到不满。其实,身材不够完美,可能很健康;成绩不够理想,可能韧性十足;处事能力有点弱,可能真诚善良⋯⋯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价值,与自己握手言欢,就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请以“与自己握手言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情感真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 (2026九上·湖南开学考) 阅读下面《水浒传》的节选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回目节选】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六回   郓哥大闹授官厅   武松斗杀西门庆

    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片段节选】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了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眶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

    ……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选自《水浒传》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1. (1) 下列对《水浒传》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读古典小说要关注富有特色的叙述模式。“义士→罪人”是《水浒传》最有特色的叙述模式之一。从下列人物中任选其一,结合其经历,探究作者选用这一叙述模式的意图。

      A.鲁达        B.武松

  • 1. (2026九上·湖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孤山

    张岱

    《水经注》曰:水黑曰卢,不流曰奴;山不连陵曰孤。梅花屿介于两湖之间,四面岩峦,一无所丽,曰孤也。是地水望澄明,皦焉冲照,亭观绣峙两湖,反景若三山倒水。山麓多梅,林和靖放鹤之地。林逋隐居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赐号和靖处士。尝畜双之樊中。逋每泛小艇,游湖中诸寺。有客来,童子开樊放鹤纵入云霄盘旋良久。盖以鹤起为客至之验也。临终留绝句曰:“湖外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绍兴十六年,建四圣延祥观,尽徙诸院刹及士民墓,独逋墓诏留之,弗。至元,杨连真伽发其墓,唯端砚一、玉簪一。明成化十年,郡守李端修复。天启间,有王道士欲于此地种梅千树。云间张侗初太史补《孤山种梅序》。

    (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梅花屿:即孤山。两湖:西湖的内外两湖。②皦:明亮,洁白。③林和靖:林逋,钱塘(今杭州)人,北宋著名诗人。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有“梅妻鹤子”的美誉。④封禅书:《汉书•司马相如传》载,相如病危,武帝遣使者至家求其文,遗稿之中发现一篇歌功颂德的《封禅书》。⑤杨连真伽:元代僧人。

    1. (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

      尝畜双鹤,豢之樊中。

    4. (4) 本文的作者张岱对林逋持怎样的态度?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1. (2026九上·湖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日规

    ①西南联大新校舍对面是“北院”。北院是理学院区,院区有条土路,路边开着一大片剑兰。开得那样旺盛,那样水灵!可是,许看不许摸!这是化学系主任、国际知名化学家高崇礼种的。

    ②高教授出名的严格方正、不讲情面,为人就像分子式一样,丝毫通融不得。这人整天板着脸,学生都有点怕他。除了科学,他几乎没有任何娱乐嗜好。可是他爱种花,只种一种:剑兰。他的花绝不送人,现在更碰不得,是要卖钱养家的。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的教授穷苦到什么程度,大家都知道,因此皆无非议。

    ③只有一个人可以走进高教授的花圃,蔡德惠。蔡德惠是生物系助教,他非常用功,从小学到大学,各门功课都很好。联大学生的家大都在沦陷区。局势紧张,断绝经济来源后,大部分学生都在外面找个差事,半工半读。大食堂的伙食实在太坏,兼差的收入,差不多全在小饭馆吃掉了。像蔡德惠这样没有兼过一天差的,极少。他生活上很刻苦,每天只是吃食堂。四年都是这样。

    ④蔡德惠还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联大的大多数男学生都是不衫不履,邋里邋遢。有人裤子破了,找一根线,把破洞处系成一个疙瘩,只要不露肉就行。蔡德惠可不是这样。他的衣服都是自己洗,破了自己缝,换洗很勤,一直比较干净整齐。

    ⑤蔡德惠在中学时就立志学生物,对植物学尤其感兴趣。到大学三年级,他就对植物分类学着了迷。有人问:“你干吗搞这么一门干巴巴的学问?”他说:“干巴巴的?——不,这是一门很美的科学!”他是生物系高材生,四年级时,系里就决定让他留校。

    ⑥高教授对蔡德惠很有好感。蔡德惠算是他的学生,选读过他的普通化学,学习认真,学业很好。但真正使高教授对他产生较深印象,是在他当了助教以后。蔡德惠很文静,很少大声说话,干什么事都轻手轻脚。他很勤奋。每天高教授来剪花时(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还在睡觉),发现蔡德惠已经坐在窗前低头看书、做卡片。虽然在学问上隔着行,高教授无从了解蔡德惠在植物学方面的造诣,但他相信这个年轻人是真正做学问的人。高教授也听生物系教授们谈起过蔡德惠,都认为他有才能,有见解,可望在植物分类学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高教授对这点深信不疑。他每天和蔡德惠点头招呼,眼睛里所流露的,不只是亲切,甚至可以说是:敬佩。

    ⑦高教授破例邀请蔡德惠去看他的剑兰。有人发现他俩并肩站在这片花圃里,不禁失声说了句:“这真是黄河清了!”蔡德惠当然很喜欢这些花。他时常担水来,帮着浇花、松土、除虫。高教授很高兴。

    ⑧蔡德惠平素简直是钉在办公室里的。他交游不广,但并不孤僻。有时他的高中同学会来坐坐,外系同学有时也来。蔡德惠每年暑假都要到滇西、滇南采集标本。像木蝴蝶那样的植物种子,是很好玩的。一片一片,薄薄的,完全像一只蝴蝶。看着这种子,你会觉得:大自然真是神奇!有人问他要两片木蝴蝶种子当书签,他会欣然奉送。

    ⑨到蔡德惠那里的人,出门时总要看一眼门外朝南院墙上的一个奇怪东西。这是一个日规。蔡德惠的怀表坏了,又没钱买,就自己做了这个。所谓“做”,其实很简单,找一点石灰,跟瓦匠师傅借一个工具,在土墙上抹出一个规整的长方形,长方形的正中,垂直钉进一根竹筷子。筷子的影子落在雪白的石灰块上,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这是蔡德惠的钟表。他只要看看筷子的影子,就知道现在是几点几分,不会差错。蔡德惠做了这样一个古朴的日规,一半是为了看时间,一半也是为了好玩,增加一点生活上的情趣。至于这是不是也表示了寸阴必惜的意思,那就不知道了。大概没有。蔡德惠不是那种把自己的决心公开表现给人看的人。不过凡熟悉他的人,总不免引起一点感想,觉得这个现代古物和一个心如止水的青年学者倒是十分相称

    ⑩后来,蔡德惠病了,不久后离开了人世。他的身体原来就比较孱弱。高教授心中非常难受,生物系的教授和同学也都非常惋惜。

    ⑪人们想起蔡德惠时,总会很自然地想起那个日规。那日规上竹筷的影子,每天仍旧在慢慢地移动着。

    (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

    【注】①日规: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现在一般称“日晷”。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2. (2) 本文主要写的是蔡德惠,为何用很多笔墨写高教授?请结合全文分析。
    3. (3) 文中写日规的篇幅不多,为什么以“日规”为题?请结合全文分析。
  • 1. (2026九上·湖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答张十一功曹

    【唐】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本诗是诗人因揭露宫市弊端,被贬广东时所作。功曹:官名。②筼筜: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竹子。③踯躅:杜鹃花的别名。④恩波:帝王的恩泽。⑤炎瘴:南方湿热致病的瘴气。⑥斗觉:“斗”通“陡”,顿觉。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本诗颔联中的“竞”和“闲”用词巧妙,请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 1. (2026九上·湖南开学考)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时互动,重塑传统阅读模式,为读者提供多维感官体验,以形成“寓教于乐”的创新实践。孩子们坐在数字化图书馆中手捧阅读器,当他们为《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困惑时,能收到系统推送的费孝通在闽江畔写下的田野笔记;当他们批注《赤壁赋》的“逝者如斯”时,可以在虚拟空间像苏轼一样感受江水奔流的气势……纸数结合,互补共融,学校和社会联手打造“纸+数”的复合阅读空间,包括智能图书馆、沉浸式阅读教室、AI辅助读写平台等,在科技与人文的互通中,不断拓展孩子们的知识边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精彩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5年4月22日)

    【材料二】

    目前一些AI辅助阅读工具已经成为不少学生的阅读伙伴,AI可以帮助筛选信息,辅助学习。当“亲自读”难以完成阅读作业,却又面临课堂讨论、提交读书报告的课业要求时,读AI处理过的内容成为一条极具诱惑的便捷通道,但这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AI通过数理模型将文本简化为可量化的标签,过滤掉其中的不确定性,最后呈现出“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的单一结论,这与传统阅读中个体通过思辨与共情形成的多元理解构成了鲜明对比。其中原因,除了“偷懒变得轻而易举”以外,还有注意力的日渐缩水,今天,我们的注意力衰退到常常看不完一个10分钟以上的长视频,看不完公众号上一篇3000字以上的文章,更不要说看完20万字的书籍。

    更值得警惕的是,“AI污染”问题日益严重。AI生成、伪造或篡改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大量粗制滥造、真假难辨的“信息垃圾”,引发了关于“AI污染”的讨论。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5年5月6日)

    【材料三】

    人类深度阅读本质上是一场多维度的思维交响,逻辑推理与直觉感悟彼此激荡,理性认知与情感共鸣同步生长,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化学反应。如果我们把深度阅读与享受美食相类比的话,人工智能的“替代”阅读最多只能达到汲取营养的目的,而缺少美食体验的过程,当人工智能试图代劳文本解析,看似缩短了认知路径,实则抽离了创新思维发展的沃土,更消解了文字韵律中潜藏的美学震颤。那些被算法提炼的“知识晶体”固然剔透,却无法完美体现通篇原著的系统思维和精神历程。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5年4月18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根据上述材料内容,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设想一下,你在数字化图书馆阅读《卖炭翁》,AI能推送哪些内容帮助你获得多维感官体验?
  • 1. (2026九上·湖南开学考) 读书节活动精彩纷呈,点燃青春热情。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1. (1) 策划组正在完善读书节的“智慧阅读”活动方案,请你参考示例,围绕活动环节与目的,设计活动形式。

      活动环节

      活动形式

      活动目的

      了解阅读新变革

      示例:编排“智慧阅读”主题板报

      传播智能阅读新知识

      探知机遇与挑战

      了解同学多元新看法

      体验智能新阅读

      掌握智慧阅读新技能

    2. (2) 表演组为读书节准备了精彩的节目,请你为以下两个节目的转场衔接撰写一段串词。

      节目一:主题诵读《数字赋能,书香启智》

      节目二:小品《我的AI学伴》

    3. (3) 宣传组邀请了湖南图书馆的AI馆员“湘湘”作为读书节的嘉宾。请你根据以下信息,为同学们简要介绍“湘湘”(字数不超过90字)

      “湘湘”的来历

      与“湘湘”的交流方式

      “湘湘”的本领

      2025年2月,湖南图书馆AI馆员“湘湘”正式上线。“湘湘”是全国图书馆首例数字人,将优化服务方式、提升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关注湖南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对话界面,即可实现与“湘湘”24小时实时交流,操作便捷高效。

      “湘湘”接入了DeepSeek、豆包等多款大模型,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智能化、个性化的文献咨询与阅读的图书馆服务。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