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在线测评 发布测评 试卷分析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抢鲜版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手机扫码在线自测
手机扫码在线自测
更新时间:2025-06-06 浏览次数:13 下载次数:1 类型:期末考试
选择题型下全部试题
阅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5题)
  • 1. (2024七下·正定期末)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隋文帝 D . 唐太宗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2. (2024七下·潮州期末) 隋唐时期,全国范围内的公私商船、南北杂货都经过两淮商运枢纽运销四方。广州的犀角、象牙,两湖的稻米、木材,四川的蜀锦等,集散于江淮。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
    A . 安定的社会环境 B . 丝绸之路的开辟 C . 手工业生产发达 D . 大运河沟通南北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3. (2025七下·黄埔期中)  某节历史课上,同学们在表演课本剧,其剧情分别是:帝后共朝政、明堂独自问政、开创殿试制度、亲自选拔人才。据此判断,这一课本剧的名称是(   )
    A . 《隋代悲歌》 B . 《贞观长歌》 C . 《一代女皇》 D . 《杨贵妃秘史》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4. (2024七下·潮州期末) 唐朝的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材料直接反映出唐朝
    A . 文学艺术的兴盛 B . 手工业水平的高超 C . 社会风气的开放 D . 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5. (2024七下·潮州期末) 2024年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扬州站)于3月31日鸣枪开跑。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       )
    A . 加强了边疆管理 B . 开凿了丝绸之路 C . 加强了文化交流 D . 扩大了唐朝疆域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6. (2025九下·衡阳月考) 唐朝洛阳设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尤以南市最盛,“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这说明,当时洛阳( )
    A . 商业贸易繁荣 B . 城市布局对称 C . 市民文化兴盛 D . 政治制度完备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7. (2024七下·潮州期末) “蕃坊”形成于唐朝中后期,是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在华聚居区,其办事机构“蕃坊司”主要职责是管理蕃坊事务、招徕商人和外商朝贡等事宜。这反映了当时唐朝(     )
    A . 形成了平等互利的民族关系 B . 与周边国家交往密切 C . 出现了国家统一的盛世局面 D . 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8. (2024七下·潮州期末) 以漫画形式呈现历史,会让历史更加生动。如下图漫画描绘的场景发生于北宋初年,此举的这杯酒主要目的是(     )

    A . 改善君臣关系 B . 促进吏治改革 C . 加强中央集权 D . 完善福利制度
  • 9. (2024七下·盐湖期末) 宋朝儿童启蒙读物《神童诗》的开头一句就写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民间则有“做人莫从军,做铁莫做针”“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俗 语。这反映了宋朝实行怎样的基本国策                                                               (   )
    A . 重农抑商 B . 重内轻外 C . 重男轻女 D . 重文轻武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10. (2024七下·潮州期末)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恢复顺利,而北方战乱不休,故南北经济差异继续扩大。至“靖康之难” (北宋),北方再遭战火蹂躏,大批人口南渡,则又一次促使南北经济差异扩大。该材料反映的情况导致了( )
    A . 民族交融 B .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 北方战乱频繁 D . 经济重心的南移
  • 11. (2024七下·潮州期末) 下列关于辽、宋、西夏、金等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图示是(     )
    A . B . C . D .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12. (2024七下·潮州期末) 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比较如图的古钱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农、牧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B . 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 C . 中华文明全由汉族缔造 D . 北宋时期对外交往繁荣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13. (2024七下·潮州期末) 据考证,“南澳一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来自瓷都的瓷器。这些来自瓷都的瓷器是(     )
    A . 越窑的青瓷 B . 邢窑的白瓷 C . 景德镇的青花瓷 D . 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 14. (2024七下·潮安期末) 宋代农书所述土壤改良方法比较系统、全面,除水利改良(修筑陂塘等)、生物改良(秸秆还田等)、耕作改良(薄耘、轮作等)外,还强调“用粪犹用药”,以使地力“常新壮”。这表明,宋代( )
    A . 变法成效显著 B . 人力严重不足 C . 农业技术先进 D . 耕地面积扩大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15. (2024七下·潮州期末) ”汴京梁家瓦子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常常营业到三更。”材料中的“瓦子”相当于现在的(    )
    A . 娱乐场所 B . 政府部门 C . 贸易场所 D . 运动场所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16. (2024七下·南昌期末)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追溯中国科技史,下列发明与导航相关的是( )
    A . 造纸术 B . 指南针 C . 印刷术 D . 火铳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17. (2024七下·潮州期末) 有史学家说:郑和下西洋一方面是为了“耀兵异域,”显示中国之富强,造成“万国来朝”的气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开辟通往西洋各国的海上交通,以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这一评论指的是郑和下西洋的( )
    A . 原因 B . 历程 C . 影响 D . 效果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18. (2024七下·潮州期末) 下列关于明朝科技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B . 《本草纲目》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C . 《天工开物》主要是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著作 D . 《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19. (2024七下·龙门期末) 在起义的过程中,起义军领袖提出“均田免粮”“平买平卖”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当时还流行“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民谣。其部队逐渐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材料中的“起义”(     )
    A . 保障了东南沿海人民安全 B . 沉重打击荷兰殖民者 C . 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打击 D . 使明朝灭亡
  • 20. (2024七下·潮州期末) 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中,能反映这优良传统的是(     )
    A . 设置伊犁将军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 设置驻藏大臣
  • 21. (2024七下·潮州期末) 题图展示了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A . 生产力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B . 经济发展推动国家统一 C . 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D . 商品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22. (2024七下·潮州期末)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 . 史实:宋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推论: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B . 史实:元代设立宣政院,推论: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C . 史实:明代苏州是全国丝织业的中心,推论: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D . 史实: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推论: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23. (2024七下·潮州期末) 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的是(    )
    A . 吴江县盛泽镇 B . 湖北汉口镇 C . 北京 D . 江宁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24. (2024七下·潮州期末) 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由此可知,军机处设置的目的是(     )
    A . 禁锢思想 B . 加强皇权 C . 提高效率 D . 精简机构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25. (2024七下·潮州期末)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作者笔下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 经济繁荣与社会开放 B . 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 D . 统一国家的建立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选择题型下全部试题
阅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1分,第27小题14分,共25分。(共2题)
  • 26. (2024七下·潮州期末) 隋朝以来,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一直延续了约1300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立于隋】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谁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发展于唐】

    材料二   唐太宗曾在端门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喜不自禁地说:“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后世称赞“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把科举制度发展的功劳归功于唐太宗的大力提倡和制度的完善。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

    【改革于宋】

    材料三   宋太祖还通过扩大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满足用文官取代武将作为地方官的需要。在他统治的20多年内,科举考试登第的有近万人。

    ——摘编自吴泰《中国历史大讲堂:宋朝史话》

    【僵化于明】

    材料四   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强化军权,消除威胁中央集权的离心因素,到了明朝,科举考试必须从“四书”“五经”中出题,且考生的答题必须以南宋人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否则即是离经叛道。八股取士扼杀了读书人的聪明才智,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在思想和科技上的进步。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科举制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人物是如何发展科举制的?
    2. (2) 根据材料三、指出宋朝的科举考试呈现出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朝科举制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样的变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27. (2024七下·潮州期末)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我们从中可以感受文学魅力,一览历史胜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描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着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摘编自《以诗证史一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材料二   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商贾云集”。柳永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潘阆词云“万家掩映翠微间”。

    ——摘编自《宋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

    材料三   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贯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据《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杭州在宋代成为”东南繁华之最”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马致远、贯云石和魏源的共同认识。
    4. (4)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试卷信息分值设置
题数:27
难度系数:0.61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第Ⅱ卷 主观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1分,第27小题14分,共25分。
  • 26
  • 27

试题篮

0
QQ
客服
QQ客服

二一组卷移动端

二一组卷企业微信

意见反馈
欢迎加入二一组卷推广计划!
返回顶部
您的试题篮还没有试题,
马上添加试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