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在线测评 发布测评 试卷分析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真题】2023年广东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

手机扫码在线自测
手机扫码在线自测
更新时间:2023-08-31 浏览次数:176 下载次数:57 类型:高考真卷
选择题型下全部试题
阅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6题)
选择题型下全部试题
阅卷人
得分
二、实验题(共1题)
  • 17. (2023·广东) 化学反应常伴随热效应。某些反应(如中和反应)的热量变化,其数值Q可通过量热装置测量反应前后体系温度变化,用公式计算获得。
    1. (1) 盐酸浓度的测定:移取待测液,加入指示剂,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

      ①上述滴定操作用到的仪器有

      A.          B.          C.        D.  

      ②该盐酸浓度为

    2. (2) 热量的测定:取上述溶液和盐酸各进行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值()分别为 , 则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c和分别取 , 忽略水以外各物质吸收的热量,下同)。
    3. (3) 借鉴(2)的方法,甲同学测量放热反应的焓变(忽略温度对焓变的影响,下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

      体系温度/

      反应前

      反应后

      i

               溶液

               

      a

      b

      ii

               

      a

      c

      ①温度:bc(填“>”“<”或“=”)。

      (选择表中一组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

    4. (4) 乙同学也借鉴(2)的方法,测量反应的焓变。

      查阅资料:配制溶液时需加入酸。加酸的目的是

      提出猜想:粉与溶液混合,在反应A进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粉和酸的反应。

      验证猜想:用试纸测得溶液的不大于1;向少量溶液中加入粉,溶液颜色变浅的同时有气泡冒出,说明存在反应A和(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小结:猜想成立,不能直接测反应A的焓变。

      教师指导:鉴于以上问题,特别是气体生成带来的干扰,需要设计出实验过程中无气体生成的实验方案。

      优化设计:乙同学根据相关原理,重新设计了优化的实验方案,获得了反应A的焓变。该方案为

    5. (5) 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写出其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选择题型下全部试题
阅卷人
得分
三、工业流程题(共1题)
  • 18. (2023·广东) 均是重要的战略性金属。从处理后的矿石硝酸浸取液(含)中,利用氨浸工艺可提取 , 并获得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氨性溶液由配制。常温下,形成可溶于水的配离子:易被空气氧化为;部分氢氧化物的如下表。

                                                                                                                              

    氢氧化物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活性可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 (2) 常温下,的氨性溶液中, (填“>”“<”或“=”)。
    3. (3) “氨浸”时,由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会使滤泥中的一种胶状物质转化为疏松分布的棒状颗粒物。滤渣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出现了的明锐衍射峰。

      属于(填“晶体”或“非晶体”)。

      提高了的浸取速率,其原因是

    5. (5) ①“析晶”过程中通入的酸性气体A为

      ②由可制备晶体,其立方晶胞如图。与O最小间距大于与O最小间距,x、y为整数,则在晶胞中的位置为;晶体中一个周围与其最近的O的个数为

        

    6. (6) ①“结晶纯化”过程中,没有引入新物质。晶体A含6个结晶水,则所得溶液中的比值,理论上最高为

      ②“热解”对于从矿石提取工艺的意义,在于可重复利用(填化学式)。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选择题型下全部试题
阅卷人
得分
四、原理综合题(共1题)
  • 19. (2023·广东) 配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且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 某有机物能与形成橙红色的配离子 , 该配离子可被氧化成淡蓝色的配离子

      ①基态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②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某研究小组对(1)中②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用浓度分别为溶液进行了三组实验,得到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

        

      时,在内,的平均消耗速率=

      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A.平衡后加水稀释,增大

      B.平衡转化率:

      C.三组实验中,反应速率都随反应进程一直减小

      D.体系由橙红色转变为淡蓝色所需时间: 

    3. (3) R的衍生物L可用于分离稀土。溶液中某稀土离子(用M表示)与L存在平衡:

              

              

      研究组配制了L起始浓度与L起始浓度比不同的系列溶液,反应平衡后测定其核磁共振氢谱。配体L上的某个特征H在三个物种中的化学位移不同,该特征H对应吸收峰的相对峰面积S(体系中所有特征H的总峰面积计为1)如下表。

                                                                                                                                                                                    

               

               

               

               

      0

      1.00

      0

      0

      a

      x

               

      0.64

      b

               

      0.40

      0.60

      【注】核磁共振氢谱中相对峰面积S之比等于吸收峰对应H的原子数目之比;“”表示未检测到。

      时, 

      时,平衡浓度比

    4. (4) 研究组用吸收光谱法研究了(3)中M与L反应体系。当时,测得平衡时各物种的变化曲线如图。时,计算M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选择题型下全部试题
阅卷人
得分
五、有机推断题(共1题)
  • 20. (2023·广东) 室温下可见光催化合成技术,对于人工模仿自然界、发展有机合成新方法意义重大。一种基于、碘代烃类等,合成化合物ⅶ的路线如下(加料顺序、反应条件略):

    1. (1) 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化合物x为i的同分异构体,且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2组峰。x的结构简式为(写一种),其名称为
    2. (2) 反应②中,化合物ⅲ与无色无味气体y反应,生成化合物ⅳ,原子利用率为。y为
    3. (3) 根据化合物V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消去反应

      b

      氧化反应(生成有机产物)

    4. (4) 关于反应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
      A . 反应过程中,有键和键断裂 B . 反应过程中,有双键和单键形成 C . 反应物i中,氧原子采取杂化,并且存在手性碳原子 D . 属于极性分子,分子中存在由p轨道“头碰头”形成的
    5. (5) 以苯、乙烯和为含碳原料,利用反应③和⑤的原理,合成化合物ⅷ。

      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a)最后一步反应中,有机反应物为(写结构简式)。

      (b)相关步骤涉及到烯烃制醇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c)从苯出发,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试卷信息分值设置
题数:20
难度系数:0.45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单选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第Ⅱ卷 主观题
二、实验题
  • 17
三、工业流程题
  • 18
四、原理综合题
  • 19
五、有机推断题
  • 20

试题篮

0
QQ
客服
QQ客服

二一组卷移动端

二一组卷企业微信

意见反馈
欢迎加入二一组卷推广计划!
返回顶部
您的试题篮还没有试题,
马上添加试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