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在线测评 发布测评 试卷分析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手机扫码在线自测
手机扫码在线自测
更新时间:2023-03-15 浏览次数:46 下载次数:2 类型:期末考试
选择题型下全部试题
阅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共17题;共34分)
  • 1. (2023八上·怀来期末) 下面是对考试文具物理量的估计,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 涂卡用的2B铅笔芯直径 B . 答卷用的黑色中性签字笔长度 C . 一张物理试卷纸张的厚度约为 D . 作图用的三角板分度值是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2. (2023八下·宿迁期中) 我国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天宫一号”已开始运行,如果宇航员把某通信器材从地面带到“天宫一号”上,那么,跟在地面上相比,“天宫一号”上这个通信器材的质量(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变为0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3. (2024八上·启东月考) 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中有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的“轻舟”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轻舟 B . 山峰 C . 船夫 D . 船舱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4. (2023八上·怀来期末) 下列是对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的说明,其中正确的是(  )

    A . 图甲,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图乙,汽车安装倒车雷达,通过红外线探测车后方的障碍物 C . 图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D . 图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可以直接面对面进行对话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5. (2023八上·怀来期末)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扫描)取货码等多种方式取货。如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机器人旁边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机器人送货时,相对路面是静止的 C . 行人都能看见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机器人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D . 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6. (2024八上·长春月考)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C . 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D . 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7. (2024八上·长沙月考) 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样做能尽早听到马蹄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声音在土地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B . 使马蹄声的音调变高了 C . 改变了马蹄声的音色 D . 提高了士兵的听力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8. (2023八上·集贤期末) 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 .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9. (2023八上·怀来期末) 下列成像的原理,和眼睛成像相同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照相机成像 C . 凸面镜成像 D . 放大镜成像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10. (2023八上·怀来期末) 经过再三考虑,小皓还是放弃了手术,配了一副近视眼镜,世界重新变得清晰起来。如图所示,小皓拿自己的眼镜给凸透镜“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 .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 .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 . 将蜡烛和光屏同时远离凸透镜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11. (2024八上·松江期中) 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12. (2023八上·怀来期末)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激光准直 B . 水面“倒影” C . 海市蜃楼 D . 铅笔“折断”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13. (2023八上·怀来期末)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词涉及光学知识,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 “起舞弄清影”,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 . “明镜可鉴形”,明镜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C . “潭清疑水浅”,潭水看起来浅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 D . “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14. (2023·峄城模拟) 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上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如图,小明正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 B . 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 C . 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D . 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15. (2023八上·怀来期末) 如图所示,将一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L B . 一定是凸透镜,纸上的光斑是太阳通过透镜所成的实像 C . 由于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所以可能是凹透镜 D . 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L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16. (2023八上·怀来期末)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体积(V)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 B . 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 . 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 D . 甲、乙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17. (2023八上·怀来期末) 小字同学想通过实验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首先用量杯测量了部分液体的体积V,然后用天平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多次实验后,他通过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   )

    ①量杯质量为20g

    ②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③该液体密度为2g/cm3

    ④65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5g

    A . 只有①②正确 B . 只有②③正确 C . 只有①④正确 D . 只有③④正确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选择题型下全部试题
阅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共4题;共12分)
选择题型下全部试题
阅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
选择题型下全部试题
阅卷人
得分
四、作图题 (共1题;共5分)
选择题型下全部试题
阅卷人
得分
五、实验题 (共3题;共18分)
  • 28. (2023八上·怀来期末) 如图为小新“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支大小、外形均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将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

    1. (1) 实验时应选(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 (2) 在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方便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3. (3) 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选填“A”或“B”);
      A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 . 避免偶然因素,寻找普遍规律
    4. (4) 为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的猜想,小明将一张白卡片放在蜡烛的位置,(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观察卡片上有无蜡烛A的像;
    5. (5)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当靠近感应玻璃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人在玻璃门中的像(选填“会”或“不会”)随门平移。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29. (2023八上·怀来期末) 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物距u/cm

    实验序号

    焦距f/cm

    像距v/cm

    15

    1

    8

    17

    2

    10

    30

    3

    12

    60

    1. (1) 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选填:“大”或“小”);
    2. (2) 小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1(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1(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1(丙)中的 (填数字序号);
    3. (3) 如图2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4. (4) 实验一段时间后,随着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5. (5) 移动图2乙光屏直至在光屏呈现清晰实像后,若蜡烛与光屏位置对换,则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倒立、实像。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30. (2023八上·怀来期末) 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 (1) 调节天平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
    2. (2) 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 g;
    3. (3) 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将水倒入量筒,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水面升高,如图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体积V为 cm3
    4. (4) 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5. (5) 若实验中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某同学用烧杯代替量筒继续做实验,其探究步骤如下:

      ①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把一个质量为m0的金属块放入烧杯中,发现金属块沉入水中,如图丁所示,用油性笔记下此水面位置M;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水和金属块的总质量m1

      ③将金属块从水中取出,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处,如图戊所示;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⑤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为:(请用m0、m1、m2和ρ等符号表示)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选择题型下全部试题
阅卷人
得分
六、计算题 (共2题;共25分)
  • 31. (2023八上·怀来期末) 一列长为500m的高铁匀速通过一座100m长的大桥,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30s。
    1. (1) 求高铁过桥时的速度是多少?
    2. (2) 高铁以这个速度完全通过2500m的隧道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32. (2023八上·怀来期末)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2m,且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已知

    1. (1) 求A容器中水的质量m
    2. (2) 求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
    3. (3) 将5400克铝块浸没在水中,质量未知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后,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且液体均没有溢出,求铁块的质量。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试卷信息分值设置
分数:105分
题数:32
难度系数:0.72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单选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二、多选题
  • 18
  • 19
  • 20
  • 21
三、填空题
  • 22
  • 23
  • 24
  • 25
  • 26
第Ⅱ卷 主观题
四、作图题
  • 27
五、实验题
  • 28
  • 29
  • 30
六、计算题
  • 31
  • 32

试题篮

0
QQ
客服
QQ客服

二一组卷移动端

二一组卷企业微信

意见反馈
欢迎加入二一组卷推广计划!
返回顶部
您的试题篮还没有试题,
马上添加试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