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在线测评 发布测评 试卷分析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试卷

手机扫码在线自测
手机扫码在线自测
更新时间:2017-08-31 浏览次数:352 下载次数:2 类型:中考真卷
选择题型下全部试题
阅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共50分)
选择题型下全部试题
阅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共4题;共60分)
  • 26. (2014·东营) 一种制度(或政策)的创立、实施,都会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材料三: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祝寿之名开始访华之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港口。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编自《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1. (1) 科举制创立于哪一朝代?依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合理性。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元朝的行省有哪些职能?它的确立有何意义?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政策。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27. (2014·东营) 人们生活和习俗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的演进和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市民文化生活】

    材料一: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近代社会生活革新】

    材料二:


    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

    礼节

    叩头

    鞠躬、握手

    称呼

    大人、老爷

    先生、君、同志

    轮船、火车等新兴交通工具的实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华师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现代流行服饰变迁】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并指出其出现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具体表现。辛亥革命后礼节、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28. (2014·东营)

    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为批判当代法国社会,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利学说……他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材料三:一批接触过西方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使中国走向现代化,首先必须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为此,必须要向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发起革命性的攻击。

    ──郑丽平《思想解放与20世纪中国现代化》

    1. (1) 材料一中的图片与欧洲历史上的哪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关?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宣传的核心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及其积极影响。

    3. (3) 中国知识分子为“发起革命性的攻击”掀起了什么运动?联系材料二,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思想宣传的共同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 29. (2014·东营)

    二战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格局不断发展、演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

    材料三: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 (1) 材料一中“战争才刚刚开始”的寓意是什么?

    2. (2) 材料二图示中的环状结构体现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在世界格局的“过渡期”,“权力”的转移趋向。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插入作答区 详情 收藏 纠错 + 选题
试卷信息分值设置
分数:110分
题数:29
难度系数:0.66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第Ⅱ卷 主观题
二、综合题
  • 26
  • 27
  • 28
  • 29

试题篮

0
QQ
客服
QQ客服

二一组卷移动端

二一组卷企业微信

意见反馈
欢迎加入二一组卷推广计划!
返回顶部
您的试题篮还没有试题,
马上添加试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