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而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又在于解决不合理的封建土地占有制度。国民党虽然承袭了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主张,也提出过若干解决土地问题的政策,但始终“为一种口号”,从未真正付诸实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共同抗日,将没收地主土地的做法改为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经过在根据地广泛而持续地减租减息,使农民得到了实利,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发布的纲领性文件之一。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198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37911万吨,比1978年增长24.39%。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4624万吨。2021年,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日报》2024年10月26日报道:“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预计首次超过1.4万亿斤,实现高位增产”。
——据《历史·选择性必修2》等整理
材料一 上谥曰孝文皇帝(北魏拓跋宏)……焕乎其有文章,海内生民咸受耳目之赐。加以雄才大略,爱奇好士,视下如伤,役己利物,亦无得而称之。其经纬天地,岂虚谥也。
——引自《魏书·高祖纪》
(杨广)负强富之资,逞无厌之欲……游幸不息……兴师百万,亲征高丽,政繁赋重……广凶问(死讯)至,(唐高祖)追恶谥曰炀(去礼远众曰炀)。
——摘编自《历代通略》
材料二 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谥高皇帝)以公侯、功臣及其奴仆冒犯国典,作铁榜,申明律令,违者究治。其目节略如下:
一、不得强占官民山场、湖泊、茶园等。 二、管庄人等不得倚势在乡欺殴人民。 三、屯田佃户、奴仆及其亲属人等,不得倚势凌民,侵夺财产。 四、不得私托门下,隐蔽差徭。 五、欺压良善者,侵夺人田地、房屋、孽畜者,四犯与庶人同罪。 六、不得受诸人投献物业,四犯与庶人同罪。 |
——据《续文献通考》等摘编
A.文人看重功名利禄 B.道家学说冲击了儒学正统
C.士大夫的责任担当 D.台谏合一的历史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