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全新上线“学科素养”、“命题特征”筛选试题功能
我知道了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5九下·山亭开学考) 在良渚古城遗址的贵族墓葬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精美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在陶寺古城遗址、牛河梁遗址的墓葬中,也有与之造型相似的玉器。以上现象说明(       )
    A . 良渚文化相对先进 B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 . 审美观念趋向一致 D . 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 1. (2025九下·山亭开学考) 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为早期智人。下列遗址能为研究这一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一手史料的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蓝田人遗址 C . 北京人遗址 D . 郧县人遗址
  • 1. (2025·广西模拟) 从“大禹造九鼎”的传说开始,青铜鼎被视为国家的重器,在商周时期,统治者都将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这反映了青铜鼎(     )
    A . 铸造工艺复杂 B . 象征权力地位 C . 种类丰富多样 D . 便利日常生活
  • 1. (2025·岳阳模拟)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了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的文化特征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 (2025·岳阳模拟)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图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半坡居民
  • 1. (2025七上·涪城期末) 下表是晓丽同学复习秦汉知识时整理的课时目录。据此,为其选一个恰当的单元标题(     )

    第8课秦统一中国

    第9课秦末农民起义

    第10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A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1. (2025七上·北川期末) “统治因面临严重的危机而不巩固:内有持续十几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和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外有内迁的少数民族上层掀起的反晋斗争,故统一局面并没维持多久。”此材料反映了西晋朝代的特征是(   )
    A . 政权分裂,大权旁落 B . 休养生息,稳定民心 C . 纷争不断,短暂而亡 D . 文化交流,民族交融
  • 1. (2025·湘桥模拟) 《秦律•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尤其是皇帝诏书必须立即送达各地,不得延误,否则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秦朝这一规定意在(     )
    A . 完善交通网络 B . 促进经济发展 C . 保证政令畅通 D . 规范驿站管理
  • 1. (2024江西萍乡期中)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年仅十岁的汉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氏一族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庭”。汉和帝在宦官的帮助下铲除窦氏,然而宦官又开始把持朝政。这反映出东汉后期(    )
    A .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 . 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D .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1. (2023江苏常州期中)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视,然而在一次出巡途中,发生了行刺事件,后又出现了刻有“始皇死而地分”文字的陨石。这说明秦朝(   )
    A . 统治危机严重 B . 各地起义不断 C . 政治统治稳定 D . 中央集权加强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