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知识点
解题模型
全新上线“学科素养”、“命题特征”筛选试题功能
我知道了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小题。

    1. (1) 下列对图中甲、乙、丙三地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2. (2) 下列描述符合乙地所在海湾地区特征的是(   )
    3. (3) 以下四图中最符合丙地气候特征的是(   )
  • 1. 中欧班列是往来于我国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的铁路国际联运列车。读图,回答下小题。

    1. (1) 中欧班列联结的大洋是(   )
    2. (2) 对中欧班列穿过的两大洲,说法正确的有(   )

      ①同属一个大陆   
      ②均位于南半球

      ③都濒临北冰洋   
      ④一个面积最大,一个面积最小

    3. (3) 与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相比,中欧班列路线(   )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后欧洲人创办的中文报刊。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办的首要目的

    《察世俗》

    1815年

    槟城

    (东南亚)

    “故察世俗书必载道理各等也……最大是神理(基督教教义)。”

    《东西洋考》

    1833年

    广州

    “促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及基本信条……与外国通商愈兴、百姓愈享庶富之盛。”

    《遐迩贯珍》

    1853年

    香港

    为了尊重“列邦之善端”“中国之美行”以及促进中英两国的相互理解。

    ——摘编自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

    材料二 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料。

    成半十年,英、法、美各国乘洪、杨鸥张,求通商不决,率兵至大沽头。僧王焚其二艘,夷酋招集汉奸为洋马队,数月而成,进至通州,上仓皇率后嫔幸热河。夷首犯东便门,守城者开门迎之。

    ——李光汉《圆明园词》

    逆夷犹敢逞凶带领夷兵,逼进通州,称欲带兵入见,朕若再事含容,其何以对天下?现在严饬统兵大臣带领各路马步诸军,与之决战。

    ——咸丰十年八月初皇帝上谕

    1. (1) 根据材料一简述中文报刊“创办的首要目的”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战败的因素,并写出两则史料的相同信息。
    3. (3)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
  • 1. 千百年来,获得土地是农民的愿望。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和太平天国运动关于土地问题的设想分别为(   )

    ①“均田免赋”   ②《天朝田亩制度》

    ③“扶清灭洋”   ④《中国土地法大纲》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变式: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的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新的内容”是指(   )
    A . 反抗封建统治 B . 平均分配土地 C . 反击列强侵略 D . 维护国家统一
  • 1. 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   )
    A . 维护了国家权益 B . 创新了斗争方式 C . 动摇了清朝统治 D . 打击了帝国主义
  • 1.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 . 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 . 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 .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D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1. 如图为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图中1842—1845年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

    A .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殖民者 B . 实施了“门户开放”政策 C . 允许英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D . 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 1. 1850年,马克思在论述某一战争的影响时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8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该战争指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 观察、提取和归纳地图信息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下侧两幅地图反映了(   )

    A . 两次战争英军都强占了香港岛 B . 两次战争侵略者都攻入了北京 C . 开放口岸由沿海深入到了内地 D . 侵略者都遭到中国人民的抵抗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