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知识点
解题模型
全新上线“学科素养”、“命题特征”筛选试题功能
我知道了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5高二上·浏阳期末) 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2024年7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到,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楼市政策从“限购”到“取消限购”的变化(     )

    ①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没有严格的界限             

    ②是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③体现了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说明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被推翻否定自身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5高二下·佛山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0月,李某入职某公司,双方签订劳动合同。2019年5月,李某晋升为公司部门经理,月工资3万元。2023年11月,该公司以经济效益不好为由,直接将李某职位调为普通职员,月工资调整为1万元。李某不服,要求公司恢复其原职原薪。2023年12月,该公司以李某不服从安排为由,向李某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单方面宣布立即解除其与李某的劳动合同,并扣发李某1个月工资。2024年1月,李某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该公司支付工资差额、扣发的工资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评析该公司的做法及李某的维权行为。

  • 1. (2025高二下·泸县期中) 请赏析下列名句。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该词通过描绘了雪的壮观,展现了北国特有的冬季风光,进一步反映了词人对祖国山河的深深热爱和作为领袖的博大胸襟和抱负。该词及分析体现了思维的特征是(       )

    ①形象性       ②概括性       ③动态性       ④能动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5高二下·浙江期中)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以赠送礼品、现场体验试用等方式,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治愈疾病的心理,以高昂的价格向其兜售毫无治疗疾病功能的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所涉及的虚假宣传内容对老年消费群体产生深度洗脑和心理暗示、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和财物安全,甚至会影响和耽误老年人治病就医的最佳时机。不法商家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民法的(  )

    ①公平原则   ②诚信原则     ③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      ④绿色原则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人才租赁,就是企业有用工需求时,可以向人才租赁机构租赁人才到企业上班,企业向人才租赁机构支付租赁费和手续费,人才租赁机构向派遣人员发放工资,为派遣人员购买社会保险、缴纳个人所得税,派遣人员的人事管理由人才租赁机构负责的一种用工形式。2023年我国人才租赁规模达到4759万人,预测2027年将突破5000万人。人才租赁(  )

    ①简化了公司的管理程序,避免了劳动争议的产生

    ②有利于用人企业自主灵活用工,降低人事成本

    ③形成了多方利益共同体,能实现社会人才资源共享

    ④作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用工形式,是稳就业、促就业的主体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5高二下·泸县期中) 人们通过长期观察发现,自然界大型鸟类在飞行中展开翅膀向上偏折翅尖羽毛以减小阻力,从而实现远距离滑翔。受此启发,有专家提出是否可以模拟鸟类翅膀结构原理,在翼尖加装短板来减小诱导阻力的想法。经过设计师们不断研究,最终发明了翼尖小翼,并将其安装在运输飞机上,以减小飞机的阻力。下列关于这一推理形式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推理是一种类比推理,它不同于比较,比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

        ②该推理以比较为基础,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

        ③该推理要在比较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新结论,它是一种归纳推理

        ④该推理是一种或然推理,其目的在于得出新想法新知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5·安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域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决定的特色产品,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技艺,是农耕文明与地域特色的“活态博物馆”。

    2025年,安徽省又有5个优质农产品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并实施保护。至此,安徽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数量增至99个。为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产品的价值,安徽各地政府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实施品牌化运作,使越来越多“藏在深巷”的农产品走出地域限制,为乡村振兴架起了桥梁,让“土特产”变身“金招牌”。如:有的地方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将产品优势转化为文旅资源,实现地理标志产品与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有的地方打造水产品养殖、捕捞、加工、销售以及餐饮等完整产业链,带动了周边配套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化运作架起了乡村振兴的桥梁,让“土特产”变身“金招牌”。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 1. (2025·安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交通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血脉”,也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材料一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应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行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领域首部行政法规《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施行,开启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法制化新局面。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该条例的要求,召开多方座谈会集思广益,科学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强化政策支持,持续优化常规公交,开通特色公交,构建多元公交体系,满足群众的多层次出行需求。

    材料二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工具,也是刘某日常出行的首选。2024年5月1日,刘某外出旅游,在地铁站正常乘上行电扶梯时,被在电扶梯上跑跳的徐某8周岁的儿子撞倒。刘某伤势严重,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并自行承担医药费近5万元。出院后,刘某将徐某及徐某儿子、某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地铁的经营者)诉至法院,要求两方共同赔偿其医药费、误工费等损失。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刘某的损失应该由谁承担。
  • 1. (2025·安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一项项“中国首个”“世界第一”不断涌现,点亮了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光时刻;一次次国际合作的成功实践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科技领域共谋发展、共享成果写下生动注脚。

    这一年,国内首台1.2万米深智钻机成功交付,“人造太阳”EAST装置不断刷新世界纪录,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壤中发现分子水,“中国天眼”核心阵试验样机开工建设……中国在持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从嫦娥六号搭载国际载荷探测月球,到“蛟龙号”接受外国科学家参与科考,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朋友圈”越扩越大。在中国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在华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全球各地销售的产品上,中国作为世界研发实验室的作用日益增强。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阐述中国在促进世界科技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 1. (2025·安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考虑水资源问题。

    材料一  近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倍,但全国用水总量却实现了“零增长”,用水总量“零增长”的背后有何“魔法”?

    情境1

    我国自2016年启动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工作以来,通过差异化税额标准和减免税优惠政策的双向发力,在抑制地下水超采、转变用水方式、促进节水改造、规范取用水行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情境2

    安徽省深化水权改革,积极培育水权交易市场,通过水权转让的形式,解决了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了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并在全国率先完成地级市用水权交易全覆盖。

    情境3

    某村民轻点手机,汩汩清流从高标准农田智能水肥一体机中流出,最终通过滴灌带“喂”到小麦根系。利用这种方法,不仅能省水、节肥,还能节省人工,提高产量。

    材料二  思想政治课上,师生开展“节水行动,人人有责”主题探究活动,搜集到如下信息: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就要发挥每滴水的最大价值,用最少的资源环境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节水是关键。

    甲同学依据搜集的信息,作出“只有全社会自觉开展节水行动,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这一判断。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我国用水总量近10年实现“零增长”的原因。
    2. (2) 请以材料二中甲同学的判断为前提,构建一个推理结构正确的假言推理,并说明所运用的推理规则。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