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试题
  • 试卷
  • 试题
学段: 学科:
上传图片
或拖拽图片,或截图后Ctrl + V上传图片
图片上传失败(原因:图片不够清晰或未拍摄完整)
(图片大小不超过10M)
今日剩余可使用:0
搜索
清空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拓展阅读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____

    梁柱生

    ①封四是村里的贫困户,光棍,县博物馆对口帮扶他,联系人是馆长梁智。____。

    ②“这碗是干啥的?”梁智问。封四说:“喂狗的。”“狗呢?”“嘿嘿,吃了。”封四不好意思道。同时想,文化人就是怪,对一只狗碗感兴趣。唉,自己倒霉,被清水衙门来帮扶,刚才送的都啥啊,一袋米,一桶油,两百块钱,跟打发讨饭的一样,哪像村里的潘七,被县财政局帮扶,一给就是两三万,养了一大群羊。

    ③转完后,梁智说:“你屋后有片山林,可以发展芦花鸡养殖……”

    ④“说得轻巧,哪来的本钱!”封四没好气道,好像梁智欠了他钱似的。

    ⑤“这样吧,你把这只喂狗碗卖给我,我给你一万块钱。你就用这钱买鸡苗发展养殖。”

    ⑥啥,喂狗碗值一万块钱?封四瞪大了眼睛,立马答应:“行!可我上哪儿去买这么多鸡苗呀?”

    ⑦“我帮你联系。”梁智说着便打电话。一会儿,农业公司便送来了价值一万元的芦花鸡苗四百只。

    ⑧梁智把一摞一万元现金交给封四。封四从来没拿过这么多钱,手都有些发抖,可钱还没有拿热,就得交给送鸡人,封四不舍极了。

    ⑨梁智说:“这些鸡,只要你好好养,五个月后就能长成四五斤重的成鸡,到时公司负责收购,两百一只。四百只就是八万,扣除各种成本,你至少能赚五万。”

    ⑩梁智等人走后,满耳的鸡叫声。封四家没有喂鸡的东西,他只好扛上那把锈迹斑斑的铁锹,引上鸡群,到荒芜多时的坡地上挖蚯蚓喂鸡。

    ⑪此后,封四天天上坡掘蚯蚓喂鸡。不知不觉,把自家的坡地翻了一遍。封四趁机种上玉米,玉米越长越高,芦花鸡也越长越大,很快就有两斤多重了,封四嘴馋,想吃鸡。

    ⑫他逮鸡时,放羊的潘七见了,就过来跟他聊天。得知那只狗碗被梁智以一万元买走,潘七顿足道:“你亏惨了。我看网上,有人也是到乡下买了一只喂狗的青釉瓷碗,结果咋样?值一个亿!”

    ⑬“一亿是多少?”封四问。

    ⑭“就是一万捆一万元哪!你有那只狗碗,就是亿万富翁了,还脱啥贫!”

    ⑮封四后悔不迭:“可我已经卖掉了……”

    ⑯“反悔呀!梁智这哪是买,简直是抢,还打着帮扶的幌子!你把他电话给我,我给他打电话,咋能这样欺负乡下人!”

    ⑰封四把联系卡拿来,上面有梁智手机号。潘七拨通后说,他是封四的朋友,封四那只狗碗不卖了,想要回来。

    ⑱“已经成交了,咋能出尔反尔!”梁智不悦道。

    ⑲“不好意思,那是人家的传家宝,虽说用来喂狗……”

    ⑳“好吧,他把一万块退我,我就把碗还他。”

    ㉑封四高兴地抢过手机说:“梁馆长,一言为定,过两个月我把鸡卖了,就把钱还你!”

    ㉒如此一来,封四非但不敢吃鸡,还更悉心喂养。两月后,芦花鸡出栏。梁智和公司一块儿前来收购。封四卖了鸡,得了八万块,拿出其中的一万块交给梁智,梁智把狗碗还给他,说:“其实,这只青釉瓷碗是建国初生产的,文物价值不大。”

    ㉓“不是说值一亿吗?”封四愣住了。

    ㉔“值一亿的那只青釉瓷碗,是明宣德年间的,当然值钱。”

    ㉕“我这只碗,到底能值多少钱?”“几百吧。”“那你当初为啥要用一万买下?”

    ㉖梁智笑道:“那一万,其实是我们单位给你的帮扶资金。如果直接给你,你肯定觉得钱来得太容易,用起来大手大脚。把它变成你卖文物所得,性质就不一样了。把鸡养到两斤多重,你馋嘴,想吃鸡,但这只碗把你卡住了,一举两得,哈哈!”

    ㉗原来,梁智在帮扶前,就从表弟潘七那儿知道封四就是因懒和馋才致贫,便想了个法让他养鸡,要把几百只鸡养大,人哪懒得起来,鸡一饿,那叫声铺天盖地,还能坐得住?只好给鸡找吃的,慢慢地,再懒的人,也会变得勤快。至于封四嘴馋的毛病,同时用狗碗也给治住了。

    ㉘说完,梁智把那一万元重新拍到封四手上。

    ㉙封四眼睛有些潮,把六万元拍到收鸡人手里:“你再给我拉六万元的鸡苗来,我现在养出经验了,要扩大规模。____!”

    (选自《第十九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获奖作品集》,有删改)

    1. (1) 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可以有不同的角度,请按提示完成填空。

      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结构来梳理。

      按照“悬念—结局”的小说写作技巧来梳理。

    2. (2) 小说情节往往环环相扣,设计巧妙。小语和小文读完本文后就此展开了讨论,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对话,并谈谈小语所说情节的作用。

      小语:我觉得很蹊跷,为什么潘七在封四要逮鸡吃时,告诉他那个碗值一个亿?

      小文:我觉得这里潘七就是和他表哥梁智事先约好的,是为了

      小语所说情节的作用是:

    3. (3) 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本文除了运用大量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也有不少神态和动作描写。如小说第①段,为什么梁智看到一只肮脏的青釉瓷碗,会“两眼放光”,还“仔细端详”?

      ②请以本文中“潘七”和以下选项中的一篇课文里的配角为例,谈谈小说中配角的作用。
      A.《故乡》中的水生和宏儿
      B.《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船长

    4. (4) 优秀的小说常会精于细节。请参照示例,对第㉙段画线句做朗读重音设计,并说说设计理由。

      示例:行!可我上哪儿去买这么多鸡苗呀!

      朗读设计:重读“哪儿”或者“这么多”。

      设计理由:这样可以突出封四不想养鸡,但是又想要一万块钱,表现出封四的懒惰和想不劳而获的心态,也反衬出扶贫工作人员梁智为帮助封四脱贫的用心良苦。

        虽然脱了贫,但咱还要奔小康呢!

      朗读设计:

      设计理由:

    5. (5) 你觉得下面哪项作为文章题目最合适?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A.扶贫  B.值钱的文物  C.狗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