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试题
  • 试卷
  • 试题
学段: 学科:
上传图片
或拖拽图片,或截图后Ctrl + V上传图片
图片上传失败(原因:图片不够清晰或未拍摄完整)
(图片大小不超过10M)
今日剩余可使用:0
搜索
清空
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谓受福佑者,既以为行善所致;又谓被祸害者,为恶所得。汉将李广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常不在其中,而诸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然以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终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常有恨者乎?”广曰:“吾为陇西太守,羌常反,吾诱而降之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恨之,独此矣!”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广然之,闻者信之。夫不侯犹不王者也。不侯何恨,不王何负乎?孔子不王,论者不谓之有负;李广不侯,王朔谓之有恨。然则王朔之言,失论之实矣。

    (节选自《论衡·卷六·祸虚篇》)

    材料二:

    治国而缓法制者亡,理军而废纪律者败。法制非人情之所安,然吾必驱之使就者,所以齐万民也;纪律非士心之所乐,然吾必督之使循者,所以严三军也。

    昔者,李广以兵居郡者四十余年,以将军出塞者岁相继也,而大小之战七十余。遇以汉武之厚于赏功,克敌而取侯封者数十百人,广之吏士侯者亦且数辈。而广每至于败衄废罪,无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以当幕府之责。当时、后世之士,莫不共惜其材,而深哀其不偶也!窃尝究之,以广之能而遂至于此者,由其治军不用纪律,此所以勋烈、爵赏皆所不与,而又继之以死也。

    夫士有死将之恩,有死将之令。知死恩而不知死令,常至于骄;知死令而不知死恩,常至于怨。善于将者,使有以死吾之恩,又有以死吾之令,可百战而百胜也。今广之治军,欲其人人之自安利也。至于部曲、顿舍、警严、管摄,一切弛略,以便其私,而专为恩。所谓军之纪律者,未尝用也。故当时称其宽缓不苛,士皆爱乐。而程不识乃谓:“士虽佚,乐为之死敌,然敌卒犯之,无以禁也。”此其恩不加令,而功之难必也。

    昔者,司马穰苴卒然擢于闾伍之间而将齐军一申令于庄贾而三军之士莫不奋争为之赴战遂一举而摧燕晋之师。以其得治军之纪律,能使夫三军之士必死于令故也。广不求诸此,乃从妄人之谈,而深自罪悔于杀已降,以为祸盖莫大于此者,亦已疏矣。

    (节选自《何博士备论·李广论》)

    【注】 ①败衄:挫败损伤,多指战事失败。②庄贾:春秋时齐人。司马穰苴与庄贾约日中会于军门,庄贾日夕方至军中,司马穰苴以按时不至,违犯军令,依律斩首。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司马穰苴卒然而摧燕晋之师。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被,表被动,与《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的“被”用法相同。 B . 后人,指居于人后,与《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后人”意思不同。 C . 遂,指终于、竟,与《氓》“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中“遂”的意思不相同。 D . 疏,指疏浅、荒谬,与《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中的“疏”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广向王朔表达了自己的困惑,认为自己一直参与汉朝打击匈奴的战事,屡建战功却未能封侯。 B . 材料一认为,孔子未被封王不是因为做了亏心事,李广未被封侯也不是因为做了有所悔恨的事。 C . 为了使国家整齐划一,一定要强制人们遵守不愿接受的法制,因为法制松弛会导致国家灭亡。 D . 将帅统领军队有的凭借恩德,也有的依仗军纪,两者各有利弊,优秀的将领应该做到兼而有之。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纪律非士心之所乐,然吾必督之使循者,所以严三军也。

      ②士虽佚,乐为之死敌,然敌卒犯之,无以禁也。

    5. (5) 两则材料都引述了李广未能封侯一事,但具体目的并不相同。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