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试题
  • 试卷
  • 试题
学段: 学科:
上传图片
或拖拽图片,或截图后Ctrl + V上传图片
图片上传失败(原因:图片不够清晰或未拍摄完整)
(图片大小不超过10M)
今日剩余可使用:0
搜索
清空
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河东薛德温官御史近五年,始买小屋两间于京师。仅容几榻床席,又苦其东壁暗甚,力不能办一窗。小子淳乃取废鹿车上辕,卸去两旁长木,以中方为棂,类若窗者,穴壁而安置之。

    余归自外来,因叹曰:“以御史之显,曾不能办一窗,致以此物为之,使富者见焉,必睨目而哂,掩口而走矣。御史之拙于生事乃至乎此!”

    既而取古书读其下,则旭日漏彩,清风度凉,心神通融,四体超爽,忽不知天之迥、地之广而屋之陋也。复从而自解曰:“吾之屋如是,可谓陋矣。然安之而忘其陋,是居虽小而心则大也。彼贪民侈士,巍堂绮户,可谓广且丽矣。彼方褊躁,汲汲若不足以自容,日夜劳神惫精,思益以扩大之。是其居虽大而心则小也。小大之说,君子必能辨之。”于是作《车窗记》。

    (节选自薛瑄《车窗记》)

    【注】 ①鹿车:小车,因窄小仅容一鹿而名。

    材料二:

    斋,故市廛也,恒市人居之。邻左右,亦惟市人也。前临大衢,衢之行,又市人为多也。挟策而居者,自项脊生始。无何,同志者亦稍稍来集,与项脊生俱。无中庭,以衢为庭。已乃为藩篱,衷以修扉,用息人影。然耳边声哄然。每至深夜,鼓冬冬,坐者欲睡,行者不止。宁静之趣,得之目而又失之耳也。

    项脊生曰:“余闻朱文公欲于罗浮山静坐十年。盖昔之名人高士其学多得之长山大谷之中人迹之所不至以其气清神凝而不乱也。夫莽苍之际,小丘卷石,古树数株,花落水流,令人神思爽然。况天闼地藏、神区鬼奥邪?其亦不可谓无助也已。然吴中名山,东亘巨海,西浸林屋、洞庭,类非人世,皆可宿舂游者。今遥望者几年矣,尚不得一至。即今欲稍离市廛,去之寻丈,不可得也。盖君子之学,有不能屑屑于是者矣。”

    管宁与华歆读书,户外有乘轩者,歆就视之,宁弗为顾。狄梁公对俗吏,不暇与偶语。此三人者,其亦若今之居也。而宁与歆之辨,又在此而不在彼也。项脊生曰:“书斋可以市廛,市廛亦书斋也。”

    (节选自归有光《书斋铭》,有删改)

    【注】 ①市廛:集市中的店铺。②朱文公:即朱熹,卒谥文,故又称朱文公。③狄梁公:即狄仁杰。《新唐书》本传:“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盖昔之名人而不乱也。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苦,对……感到苦恼,意动用法,与《种树郭橐驼传》中“驼业种树”的“业”用法相同。 B . “忽不知天之迥”与《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的“之”用法不相同。 C . 寻,寻找,与《孔雀东南飞》中“寻遣丞请还”的“寻”意思不相同。 D . “不暇与偶语”中的“暇”与成语“应接不暇”的“暇”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车窗记》以屋舍“小”及“暗甚”起笔,突出居室的简陋,与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项脊轩最初的特点相似。 B . 薛瑄的屋内经儿子置窗改造后变得明亮;归有光的读书环境临近集市,很嘈杂,字里行间似可感知到作者的烦躁情绪。 C . 归有光以自身遥望幽美环境不得至,欲“稍离市廛”不可得的实际,引发思考:君子读书求学,不能对失去安静过于介意。 D . 归有光用管宁与华歆读书的事例,旨在通过两人对外物的不同表现,贬斥华歆读书三心二意,赞扬管宁读书专心致志。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前临大衢,衢之行,又市人为多也。挟策而居者,自项脊生始。

      ②管宁与华歆读书,户外有乘轩者,歆就视之,宁弗为顾。

    5. (5) 两则材料都借简陋的居室来自警,但侧重点不同,请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