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试题
  • 试卷
  • 试题
学段: 学科:
上传图片
或拖拽图片,或截图后Ctrl + V上传图片
图片上传失败(原因:图片不够清晰或未拍摄完整)
(图片大小不超过10M)
今日剩余可使用:0
搜索
清空
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庄宗之嗣位也,志在渡河,但恨河东地狭兵少,思欲百练其众,以取必胜于天下,乃下令曰:“凡出师骑军不见贼不许骑马或步骑前后已定不得越军分以避险恶。其分路并进,期会有处,不得违晷刻。并在路敢言病者,皆斩之。”故三军惧法而戮力,皆一以当百。故朱梁举天下而不能御,卒为所灭,良有以也。初,庄宗为公子时,雅好音律,又能自撰曲子词。其后凡用军,皆以所撰词授之,使揭声而唱,谓之“御制”。至于入阵,不论胜负,马头才转,则众歌齐作。故凡所斗战,人忘其死,斯亦用军之一奇也。

    (节选自陶岳《五代史补·卷二》)

    材料二:

    李存勖不可以为天子,然固将帅之才也,知用兵之略矣,得英主而御之,与韩信齿。奚以明其然邪?自克用以来,太原其根本也,则泽、潞其喉吭也;太行之险一失,则井陉之道且危。存勖殚全力以图东方,澶、郓悬隔千里之外,间以赵、魏,潞州叛,泽州陷,太原内蹙,而东出之师,若脊断而不能举。于斯时也,不知兵者,必且舍澶、郓以旋师而西顾,乃一受其掣,而踉跄以返,王彦章之流,蹑其迹而乘之,太原其委命之墟矣。而存勖之计此决矣,李继韬之内叛,视若疥癣;泽州之失,弃若赘疣;急攻杨刘 , 疾趋汴、洛,一战而朱氏以亡,其神矣哉!太原自克用修缮城隍以来,非旦夕可拔者,大兵集于东方,继韬虽狡,梁人虽鸷,必不敢遽尔合围,不忧归师之夹逼。敌见吾视泽、潞之乱若罔闻,则益不测吾之所为,胆先自破,沮其乘虚之计,而河上之师终恃此以为挠我之令图,则虑我之情缓,而相防之计疏。此一举而袭梁都、夷友贞、平河南,规恢之大略也。微韩信,孰足以及此?谓存勖为将帅之才,非虚加之矣。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八》)

    【注】 ①王彦章:后梁将领。②李继韬:后唐将领,此时驻守潞州。③杨刘:地名,黄河上的一个渡口。④河上之师:指后梁将领段凝统率的军队,驻防黄河渡口。⑤友贞:即朱友贞,后梁末代君主。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凡出分以避险恶。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以取必胜于天下”与《过秦论》“以弱天下之民”的“以”用法相同。 B . 期,约定,与《归去来兮辞》“帝乡不可期”的“期”意思不同。 C . 一,完全,与《屈原列传》“冀幸君之一悟”的“一”意思不同。 D . 视,看待、对待,与《兰亭集序》“后之视今”的“视”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存勖即位以后为解决兵力太少的问题,颁布严苛的军令,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提高了士兵的战斗力,作战时都能以一当百。 B . 李存勖喜欢音律又能撰写曲子词,出兵打仗时把撰写的曲子词教给士兵,让士兵高声歌唱,士兵在冲锋陷阵时都能够忘死而战。 C . 王夫之认为泽州、潞州及太原等地的严峻形势会导致后唐东出的军队难以行动,王彦章随后的追击让李存勖差点在太原丢命。 D . 后梁驻防黄河渡口的军队认为后唐会受到泽州、潞州变乱的影响而放缓东进作战的行动,因而防范后唐的计策也就粗疏了。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朱梁举天下而不能御,卒为所灭,良有以也。

      ②微韩信,孰足以及此?谓存勖为将帅之才,非虚加之矣。

    5. (5) 王夫之强调李存勖“固将帅之才也”,材料中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