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域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决定的特色产品,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技艺,是农耕文明与地域特色的“活态博物馆”。
2025年,安徽省又有5个优质农产品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并实施保护。至此,安徽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数量增至99个。为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产品的价值,安徽各地政府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实施品牌化运作,使越来越多“藏在深巷”的农产品走出地域限制,为乡村振兴架起了桥梁,让“土特产”变身“金招牌”。如:有的地方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将产品优势转化为文旅资源,实现地理标志产品与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有的地方打造水产品养殖、捕捞、加工、销售以及餐饮等完整产业链,带动了周边配套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化运作架起了乡村振兴的桥梁,让“土特产”变身“金招牌”。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4年,“春节”申遗成功。迄今有近20个国家将农历新年确立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文化契合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盼稳定的普遍愿望,让世人共情共鸣。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共同庆贺……春节全球“圈粉”。
当下,面对充满挑战的全球局势,春节蕴含的团圆、和谐等理念,以及尊重多样、开放包容等价值观,体现在文艺创作和文化交流中,为促进各国相知相亲提供新思考,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正能量。春节文化形式积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当今的春晚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春节文化的重要舞台。透过春节,能够更加真切感受到,“和”的理念具有一种无声的力量,穿透人心,超越国界。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和”的理念为什么能穿透人心,超越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