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波斯波利斯是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18年主持兴建的礼仪之都,核心为一条仪式轴线“亡者大道”,轴线终点是阿帕达纳宫,使臣沿着“亡者大道”向皇帝献礼。阿帕达纳宫采用高台基与巨型埃及廊柱,阶梯式台基高达15米,象征着“人间天国”,阶梯浮雕吸收两河流域的叙事风格,由上至下分为三层,地位最高的米底人位于第一层,每层的网格里是不同民族的行省使臣献礼场景。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焚毁该城,主要焚毁象征波斯王权的建筑,保留了部分浮雕。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波斯波利斯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摘编自李零《波斯笔记》
材料二 下图为明代北京中轴线,南北走向,全长7.8公里,是都城规划的核心。朱棣迁都北京后,以元大都为基础扩建紫禁城,确立“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布局,中轴线建筑严格对称,以黄瓦红墙彰显等级秩序,街道纵横如棋盘,构建“天子居中以治天下”。2023年,北京中轴线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至今仍是活态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国从封建帝国到现代国家的连续转型。